修行方法運用的探討與說明

 

這篇要來聊聊修行的方法.主要想討論一下"觀心法門".

如果你不是真的在實修的同學.這篇你很可能會聽不懂.

因為真的修行並不是很單純地坐著冥想.念佛.看經書.吃素.拜拜...

而是真的很深入一法門的去練習.方法看起來很簡單.

往往幾個字或幾行就說完了.(像心經.後面會提到...)

但是真的要去實行.須要很細心.很細膩地去體會.去練習

才會知道要怎麼去做.才會知道訣竅.才會抓到感覺

那麼.你修行(練習)起來.才會有一種進步神速的感覺.

如果你只是用一種很粗淺.很表面的文字定義去看待它.

那麼進步會非常非常的緩慢.甚至停滯不前.

如果你用錯誤的操作去練習.然後有某種"奇特"的感覺

覺得自己似乎有再進步.但日子久了就會又"打回原形".

日子又不知不覺便得像以前一樣.又不自覺得每天重複一樣

的循環.又開始像"機器人"了起來

機器人搶走4成工作,年輕人首當其衝- Cheers快樂工作人

所以.這篇.我想要再來說明怎麼樣.正確的修行

也就是所謂正法.也就是可以帶你通往開悟的方法.

方法眾多.我們就以廣為人所知的觀心法門.來加以討論.

雖然.方法步驟很簡單.

但每次討論起一些細節.細膩的地方又怎麼都討論不完.

往往.因為文字的侷限.要形容也很困難.所以我才會用大量

的比喻.譬喻.希望可以讓你明白.

好了.話不多說.趕快進入正題吧

 

1.觀心法門的適用對象

修行時.我們可以運用自身的五種感官思想意識

來當作工具.來當作一個媒介與跳板.

帶我們"以假修真"進入更真實的境地.

(至於為什麼可以利用我們的五種五官感受和思想意識.

我在之前的文章<修行原理>已經有說過了.不清楚的可以

麻煩回去看一下)

在這些法門中.大家最愛的.不外乎就是觀心法門.

這個法門.不是以我們的五官(眼耳鼻舌身)來當作方法

而是以我們的意識思想.來當作方法.

此方法我認為不適合初修行者單獨使用.或把它當成最主要

的修行方法

(一開始可以當作一個輔助的法門)

因為初修行者不易分辨什麼是"觀".什麼是"意識空間"

往往會用你的第六意識(念頭思維)去觀看自己的念頭.

這是錯誤的操作

又因為我們的意識又分成幾個層次.即使你用潛意識.

用比較深層的意識去觀.都是不對的.初學者難以分辨.

所以觀心法門雖是大法門.但入門不易

但如果你對此法們特別的相應.特別的有心得.把它當成

主要方法來修行也無不可.畢竟每個人的身心條件都不一樣.

所以.可以試試看一段時間.用心練個半年.

如果還是抓不到感覺.生活還是煩惱情緒很多.那就換一個吧

但前提是要用對方法喔!一定要先看說明書再來練喔!

 

2.為什麼眾多初學者.如此鍾愛它

不外就是你發現自己心思很煩躁煩亂.你想要使它變得平靜.

想要壓制它.想要成為自己思想的主人.

但你最強又最熟悉的工具是什麼?

沒錯.就是你的思想!

因為.你知道這個工具.在你思想紛飛.念頭一波一波湧現時

你何曾有注意過其他的五官感受呢?

你不會.

你只會專注在頭腦.思想.念頭.思維.想法 上

所以你的強項.就是運用你的頭腦思想.

而現在出現一個很滑稽搞笑的情境:

你想以你無力控制的思維去克制你無力控制的思維.

你誤以為你的思維是你強而有力的工具.

但你卻忘記了.你就是因為無法做思維的主人.才開始修行.

如今你又要用你無法控制的東西去控制它?

這本身就很矛盾.邏輯也說不通.

所以思想並不是你的強項.而是你最弱的項目(以修行而言)

你搞錯了

就像一碗混著泥沙的水.你想要它變清澈.

結果你的決策竟然是加入更多泥巴.

當然.這並不是觀心法門的錯.而是你誤用了觀心法門.

你誤解了這個方法.你以為是要用意識去對付意識.

錯!完全錯誤!觀心法門並非用你的思想去對付思想

(用思想去對付思想的法門也有.但不是觀心法門

以後再跟大家分享.這裡需要先聚焦.不然又要扯遠了)

殊胜无比观音成道日在即,福泽众生,所求皆能圆满,快来许愿吧! - 壹读

2.觀心法門的基本介紹

觀心法門.之所以稱為"觀心"

就是要先體會出"觀".此觀就是"觀照"的觀.

此觀.並非用你的思想意識去"觀看".而是用真心本性的

基本功能"觀照"去"觀看"去"覺察".

所以.你若無法體會出觀照的"觀".那麼你根本連觀心法門

的邊邊都摸不上.更不用說使用此法門了.

而觀心法門的"心".在生起次第(也就是一開始練習時).

是指你的頭腦念頭.思想.思維.

但在圓滿次第(也就是在你得正定後)此"心"是指"真心本性"

的心.也就是用"觀照"再回推回去.去悟出空性.

但初學的修行同學.觀照還沒體會出來前.圓滿次第就先別談了.

不然又要搞混了.

所以.觀心法門一開始的重點.就是體會出"觀"來對治

你的內心思想.煩惱.念頭.雜念.

3.誤用.錯誤理解的觀心法門

還是一樣.觀心法門不是用你的思想去觀看思想.

這是錯誤的操作

坊間有些老師會教你用你的思想去觀看現在紛亂的思想.

別誤會了.這可能是其他種方法.但這並不是觀心法門.

如果你是用思想去觀看自己的思想.只能算是一種很初淺

類似心理治療的方法.此方法.也是方法.

但往往只能短時間的讓你得到些許的安寧.

時間久了.又會被"打回原形"

4.如何體會出"觀"?

這篇的主要內容並不是放在詳解觀心法門的說明書.

但我可以把重點稍微提示一下:

需要使用"神聖的二分法"和"主體-客體"的概念.

所謂神聖二分法.也是太極和六芒星的隱喻:

你的思想之所以會出現.一定有一個知道這個思想的覺察出現

但這個比喻在我看來並不是非常的完美.

因為"知道這個思想的覺察"背後又有一個

知道"知道這個思想的覺察"出現...所以你必須一直層層剝皮.

像洋蔥一樣撥到最後.才能看到最後那層"知道"是什麼?

所以我比較喜歡用"意識空間"來形容:

一個思想的出現.一定有一個容納這思想的空間存在.

此時.你雖然一開始你無法體會出這個空間

借用你每一次出現的思想念頭.你就可以間接的感受這個空間.

好消息是.你的思想念頭總是源源不絕.很討厭的一直出現.

那麼.藉由此方法.你也可以源源不絕的.一直體會出這個空間.

所以.當你真的可以體會出來.

你是無時無刻都在修行的.因為你的念頭無時無刻都會出現

而你也無時無刻都體會出此空間.

中期階段.即使沒有念頭.你已經可以常保在那個空間.

已經不需要用神聖的二分法來間接推論感覺了.

神聖的二分法.也可以用主客體來描述(是一樣的道理)

客體(思想念頭)出現.一定搭配著主體(意識空間)跟著出現

就像聲音(客體)出現.一定搭配著主體(聞性)跟著出現

而主體可以恆常出現.可以沒有客體

而客體無法單獨出現.一定需要主體才能出現.

至此.我已經把整個法門的前半部都說完了.

後半部就是得正定後的圓滿次第.後半部也幾乎無法用

文字表達了.有緣的話.以後再看看吧.

image

5.心經前三句.已說明觀心法門的一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一個字"觀".就是我說的觀心法門的觀.就是需要先體會出

"觀照"."意識空間".

當你體會出來後.時常保持在觀照的狀態.你就會體驗出一種

有別於一般人生活在世間煩亂易怒易煩惱的一種"清涼感"

這種清涼的心.好像身上背著幾百公斤的枷鎖忽然解開

又好像在炎熱的酷暑忽然進到冷氣房裡那種舒服.放鬆.

那種清涼心.讓你身心靈都非常的自由自在.

這就是前三個字"觀自在"的正解(而非傳統大眾的解釋)

你看.古代菩薩用字多麼精簡到位.三個字就說完了此法門

的前半段(生起次第).哪像我東說西講囉囉說說的一大堆.

後面要講悟道(圓滿次第)了: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著前面"觀自在"的智慧方法.不斷的去觀照自己的內心

與所面對的環境."行深"這兩個字很重要.

要非常深入的用觀照的方法對待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不要放過自己.深深的觀照自己的思想情緒.個性.喜好.興趣.

夢想.家人朋友關係.自卑與自傲.黑暗面等等...

一定要非常非常的深入.非常赤裸裸的.

像解剖刀那樣.每個細節紋理都不放過.

如此久了.就照見五蘊皆空.就見到了空性.就悟道了.

此後.還要"度一切苦厄".

在用你悟到的空性.去面對餘生中的一切事情.苦厄.業力.

所以不是悟道後就沒事了.在生活中.在接下來的人生流程裡

還是會有"苦厄"的.

後面的經文都是在描述形容此後的境界了.

以上所說.皆為正法.真實不虛.

今天觀世音菩薩生日真面目曝光

 

6.越級打怪

觀心法門是大法門.

所謂大門是指它直接用我們的頭腦念頭來當作跳板

一旦掌握.一旦體會出來.就可以很快的得定.

然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就有機會悟道.

但困難就在於對於初學者而言它難以入門.很難體會.

有時候你以為自己已經在"觀"了.其實你只是在用思想

頭腦在"觀".所以容易造成自己對自己的誤解.

看起來好像對.但其實是錯的而自己不知道.

沒有好的老師帶領.就容易陷入歧途.

所以如果你不是特別對此法門相應的話.

就把它當作輔助.未來當自己有一定的程度.在來把它

當作主要法門來修習.這樣比較穩健喔!

但不管怎樣.如此殊勝的大法門.

不試試怎麼知道自己不行是吧!?

所以.還是可以先嘗試個三五個月.如果抓不到感覺

或發現自己沒有進步.就先把它當作輔助嘍~

曙祥法师:什么是修行?修行是在修什么?

 

 

 

 

 

 

 

 

 

 

arrow
arrow

    無一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